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丨徐蓝教授《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专业文史哲



新书推荐


《战争与和平——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两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

它们给20世纪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一场对过去的反思

一种对未来的愿景

一部大家之作


🕊资深学者徐蓝教授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研究的最新成果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徐蓝 著

ISBN:978-7-100-21124-6

开本:16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定价:128.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导 论 / 1
第一章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目的 / 11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共性分析 / 11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个性探讨 / 28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 58
第一节 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在欧洲的确立(15 世纪—19 世纪初) / 59
第二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 72
第三节 雅尔塔体系与战后国际关系 / 110
第三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126
第一节 20 世纪初的国际格局 / 126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国际格局变化 / 134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国际格局演变 / 144
第四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变化 / 199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 199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 / 248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非殖民化进程 / 273
第一节 亚非拉的殖民化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500—1900) / 273
第二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抗争(18—19 世纪) / 286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非殖民化 / 297
第六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 / 335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和平运动 / 335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 / 351
结束语 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 372
参考文献 / 377
后 记 / 393




内容简介


本专著运用历史实证的微观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宏观思辨,以六章的结构,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目的,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建立和演变,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非殖民化进程的持续推动,以及大战对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和平机制的建立产生的重要影响等方面,逐一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回答20世纪历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如:两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它们给20世纪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人类是否能够避免这样的战争浩劫?人类为了避免这样的浩劫做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有长达40多年的冷战与局部热战,但世界还能够处于较长时间的整体和平状态?怎样看待和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怎样看待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等等。并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机制的层面,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探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考察20世纪的历史从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逐渐转化的深层次原因,揭示国际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制约和预防世界大战、维护世界整体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多维机制与持续诉求,以及人类历史发展中日益显现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赢的文明进步趋势。


与此同时,本专著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考察,为中国政府处理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历史背景资料、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国际机制的现实依据以及某些重要的启示,以服务于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大战略。



作者简介


徐蓝,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世界史学系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兼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执行局委员;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多部,论文120余篇。17次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奖励,10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2年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前 言


世界大战是20世纪前半期留给我们的时代印记。20世纪以前,人类从未有过“世界级”的大战。自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之后,世界已有大约100年没有打过大型战争,但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席卷了当时的每一个强国,并将3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这场从欧洲开始的冲突,使约1850万人死亡,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另一场大战的战火就在1939年再次在欧洲燃起。如果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算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仅仅维持了13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就其广度、深度和破坏程度而言,可以说是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战争的总和。它使全世界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人们的精神创伤更无法用数字计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距今已超过10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也已经沉寂了75年。尽管如此,人们对这两场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全球性大战,至今仍不能忘怀。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两次世界大战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战后历史的发展进程。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巨大变化,无不与世界大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那么,两次世界大战是如何打起来的?它们给20世纪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人类是否能够避免这样的浩劫?人类为了避免这样的浩劫做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有长达40多年的冷战与多场局部热战,但世界还能够处于较长时间的整体和平状态?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于是,研究世界大战的起源,考察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永恒主题,自然成为历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乃至普通民众长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历史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为基础,适当运用国际关系理论,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目的,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演变,反战与和平运动的发展,世界大战与非殖民化进程等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机制的层面,探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考察20世纪的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 向“和平与发展”逐渐转化的深层原因,揭示国际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制约和预防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多维机制与持续诉求,以及人类历史发展中日益显现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创共赢的文明进步趋势。





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总 序



这套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于2021年获批北京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后,开始策划出版的一套旨在集中反映本院教师在“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这一主题下所作出的科研创新成果。书系拟分甲种和乙种两个系列。甲种确定为专著系列,乙种则为论文集系列。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力争入选北京人文科学研究中心,目的在于发挥自身在发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各类高级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强化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服务意识,力争服务并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贡献力量。是首都师大历史学科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自身学科建设,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加强科研攻关能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我们有基础、有实力,也有信心,在“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方面,做出足以代表北京人文社科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提供足以解决北京市乃至国家现实需求的社会服务。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自创系伊始,我们建系的第一代教师就十分注重中国史和世界史协同发展。几位老先生当中,成庆华、宁可先生治中国古代史,谢承仁先生治中国近代史;戚国淦、齐世荣先生分别治世界中世纪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他们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留下了“敬畏学术,追求卓越”的宝贵精神财富。2003年,历史系开始设立考古学学科,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文物专业的本科生。历史系改为历史学院后,2011年,一举获得教育部历史学门类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学院学科建设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从此,首都师大历史学院也成为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按完整的历史学门类建设、三个学科协同发展的历史院系。


近二十年来,历史学院三个一级学科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世界史在连续几次学科评估中保持全国第三,至今仍是全校各学科在学科评估中排名最靠前的学科。除了我们的老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外,也是因为世界史学科的后继者们,具有勇于挑战自我、开辟新路的“敢为人先”的精神。世界史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的优势学科方向,如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国际关系史。另一方面则在国内率先引进全球史的学科理论,并对国别区域研究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中国史是全国历史院系普遍都很强的学科。首都师大的中国史研究,从一开始就不追求“大而全”,而是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自己优势的方向上去。如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包含简帛学和敦煌学等“冷门绝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等断代史研究,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并在历史地理学、宗教史研究等方面有新的拓展。考古学重点发展的是新石器时代至三代考古,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手工业考古等方面具有优势。此外还着重发展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科技考古等专业方向。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历史学的发展也应该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开创新的增长点。强调服务社会,强调学科交叉,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三个一级学科协同发展方面要有新的举措。


有鉴于此,首都师大历史门类,将建设“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人文科研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力争在过去三个学科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三个学科在具体科研课题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历史学院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在中外文明起源与传承研究、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等方面,实现合作攻关。虽然目前书系第一批的著作和论文集还有“各自为战”的意味,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能够推出代表中国历史学科最高水平的、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之间互通互补的科研成果,以及探索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之间,乃至与历史学之外其他学科之间交叉合作的研究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北京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的目标。



编委会 

2022年6月





延伸阅读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蔡万进 著

ISBN:978-7-100-20855-0

开本:16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定价:88.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云梦秦简初探
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 / 2
秦国廥籍制度探略 / 9
秦国“是县入之”粮仓社会功用述论 / 14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赈灾 / 20
里耶秦简浅析
里耶秦简秦令三则探析 / 28
里耶秦简研读二题 / 36
里耶秦简缀合与释文补正八则 / 44
里耶秦简所见秦的出粮方式 / 50
张家山汉简研究
从张家山汉简看楚汉法统关系 / 60
《奏谳书》编订成书年代蠡测 / 67
《奏谳书》与秦汉法律实际应用 / 70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法律地位探析 / 85
尹湾汉墓简牍论考
尹湾简牍所反映的汉代卒史署曹制度 / 98
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行制度 / 104
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休制度 / 112
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载汉代气象资料 / 121
尹湾十号木牍师君兄贷师子夏券文初探 / 125
简帛史地新论
简牍所见西陵、西平考 / 134
天长纪庄木牍《户口簿》及相关问题 / 140
天长纪庄木牍所见榬姓考 / 151
尹湾六号汉墓墓主师饶思想探析 / 163
简帛学理论探讨
中国简牍学百年回眸与展望之思考 / 174
简帛学的学科分支新论 / 180
中国简帛学体系构建新论 / 185
出土简帛整理的若干理论问题 / 195
简帛学史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其意义 / 206
简帛发现概述与书评
新世纪初我国简牍重要发现概述 / 212
2009—2019年间我国简牍重要发现概述 / 233
居延汉简整理添新作——《地湾汉简》评介 / 266
《韩国木简研究》评介 / 269
后 记 / 27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简帛研究的结晶之作,涉及云梦秦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天长纪庄木牍、尹湾汉简等诸批重要简牍的专题研究,以及简帛学的学科分支、中国简帛学体系的构建、出土简帛整理的理论与实践、简帛学史的理论总结与研究等有关简帛学理论与学科建设问题的系列前沿思考。该书研究既专注于中国境内出土的简牍帛书资料,亦涉及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与国际合作;既关注东亚范围内汉文简牍的出土,亦留意我国古代民族文字简牍的价值与意义,具体研究实践与理论凝练提升并重,立足中国与全球视野并举,基本代表和反映了作者各时期简帛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展和认识,以及长期以来从事简帛研究的学术心路历程和思考努力,对推进当前我国简帛学的学科建设乃至国际简帛学体系的构建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蔡万进,河南唐河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考古与简帛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出土文字谱系的整理与研究”、“秦汉丧葬简牍研究”、“里耶秦简秦制史料分类辑考”等课题,著有《秦国粮食经济研究》、《尹湾汉墓简牍论考》、《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研究》等书。



精彩推荐
好书推荐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希特勒的欧洲战场》

我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